金屬拱形波紋屋蓋最早起源于美國。20世紀40年代,國際上一些建筑師和結構工程師們?yōu)榱藢ふ倚碌慕Y構形式,從自然界植物表皮的紋理中得到啟發(fā),用極薄的材料通過波紋加勁發(fā)明了一種新的結構形式。
1955年,美國首先將這種結構應用于軍事,后來轉向民用。該結構自90年代初期傳入我國,因其用鋼量小、造價低廉、施工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應用前景1l[。很多生產廠家和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參考國際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此結構進行了慎密的研究和開發(fā)。然而,這種新型結構形式由于波紋的存在,受力性能比較復雜,我國至今尚未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計算模型、計算公式和分析方法.因此,在理論計算和市場拓展方面爭議較大,個別不法廠商為了一己之私,甚至混淆黑白,信口雌黃。本文以足尺模型試驗數(shù)據為依據,對該結構形式的分析理論計算公式進行了修正,并對國內兩種常用的截面形式從承載能力和經濟指標兩個方面進行了比較和分析。為了使這種新型結構能夠正確、合理和健康地應用和發(fā)展,在此發(fā)表一點兒淺見,拋磚引玉,以資商榷。
1955年,美國首先將這種結構應用于軍事,后來轉向民用。該結構自90年代初期傳入我國,因其用鋼量小、造價低廉、施工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應用前景1l[。很多生產廠家和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參考國際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此結構進行了慎密的研究和開發(fā)。然而,這種新型結構形式由于波紋的存在,受力性能比較復雜,我國至今尚未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計算模型、計算公式和分析方法.因此,在理論計算和市場拓展方面爭議較大,個別不法廠商為了一己之私,甚至混淆黑白,信口雌黃。本文以足尺模型試驗數(shù)據為依據,對該結構形式的分析理論計算公式進行了修正,并對國內兩種常用的截面形式從承載能力和經濟指標兩個方面進行了比較和分析。為了使這種新型結構能夠正確、合理和健康地應用和發(fā)展,在此發(fā)表一點兒淺見,拋磚引玉,以資商榷。